首页 > 旅游 >

流淌的徽州记忆:千年古村落游人风景区

发布时间:2019-07-18 17:08来源: 网络阅读量:17448   

  图为清晨的安徽黟县宏村。
  新华社记者 张 端摄

  核心阅读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位于安徽的西递、宏村因古老的徽派建筑、悠久的徽州文化而声名鹊起。村子里祖祖辈辈有村民居住,如何兼顾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保护古建筑?景区里游人众多,民宿、餐饮等商业兴起,如何兼顾环境的承载力和游客的观光体验?当地努力寻找保护、传承和开发的平衡点,让徽州故事继续讲下去。

  

  驱车至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宏村风景区,满眼草木葳蕤、绿意盎然,漫步徽派古建筑间,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不时有小孩子追逐嬉闹。

  西递、宏村皆始建于宋朝,作为中国古村落的杰出代表和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宏村拥有98处文物建筑。西递村内保存完整的文物建筑更多达139处。2000年,中国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声名鹊起、游人如织,西递、宏村也开始了漫长的古建筑保护之旅。

  依托数据,将每处古建筑的详细情况记录在册

  如今在村中,随处可见崭新的消防栓,每家民宿都有烟雾报警器,如果遇到吸烟的游客,村民还会上前提醒:不可以乱扔烟头……这都是西递、宏村实施消防安全工程的成果。

  2016年,宏村投资3348万元,对村中古民居和从事经营的一般建筑进行了全面整理,还对水系、道路、街巷进行维修,安装3000多个报警器,增添了新的消防栓设备,配备了10人的专职消防队和微型消防车。

  “徽派建筑以砖木结构闻名,尤其是古建筑,年久失修,存在极大的消防隐患,所以历来都是保护重点。”黟县世界文化遗产事务中心副主任方翔说。

  “胡开来宅,清代,西递村,该宅分布面积为241.6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165.5平方米,为二楼三间建筑……”在黟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记者看到了2017年修订的《黟县徽州古建筑基础数据库》,厚厚一大本,记录了西递、宏村各幢古建筑的具体情况。方翔表示,保护古建筑,首先要做到了解古建筑的情况,确保每一幢古建筑记录在册,完善每一幢古建筑的建筑、修缮历史,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依托数据,县政府设立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资金,除了每年财政预算安排一定资金外,还在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20%作为文物保护资金。近10年来,黟县累计筹集10亿多元资金,对西递、宏村实施重点保护。近3年来,先后对100多幢古民居进行了修缮。不过,因为当地很多古建筑都是私人房产,且仍在居住,可能年年都需要修缮,因此在方翔看来,目前的保护力度依旧不够,每年的资金投入也存在“撒胡椒面”的情况。

  依靠村规,将保护意识贯穿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

  添灯食堂是宏村里的一家民宿。记者来到这里时,老板张志信正忙着招呼客人,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民宿时常客满,产生的废水废物都会经过专门修建的储物池进行处理才排放,厨房做饭时产生的油烟也有专门的清洁设备,而这些,在西递、宏村是标配。“《村规民约》规定了,这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时间长了,大家也习惯了,愿意自觉遵守。”张志信说。

  在宏村村委会,记者看到了最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共计11条,全文1500多字。“新版《村规民约》增加了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这也是出于古建筑消防和环保的考虑。”宏村村党总支书记宋纯忠介绍。

  为什么《村规民约》能发挥大作用?原来,为了合理分配旅游收益,多年来,西递、宏村一直实行旅游分红制度。西递村和宏村村集体从门票收入中分别获取10%和8%,部分用于村集体开支,剩余部分用于村民分红。去年,西递村平均每人分红4000元,宏村平均每人4500元。但根据《村规民约》的规定,如果有损害当地环境和古建筑的行为,将根据具体情况对分红予以抵扣。

  “对古建筑违法建设、私自进行装修、没有经过审批,私自加高、增加隔层等,一旦被发现,限期一个星期整改,罚款当年分红的10%,一个星期未完成,限期第二个星期内整改,并扣除当年分红的10%。”宋纯忠说。去年,宏村共发生10起扣除分红事件,大部分是因为在古建筑中违法乱建,以及废气废水排放。2007年,宏村成立执法中队,主要负责景区日常秩序维护和垃圾、污水管理。而在西递村,村民自发组织的打更队已经坚持了几十年,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晚上11点到凌晨2点,都有村民在街上巡逻。此外,西递、宏村还组织党员、村中“五老”组织的监督员,大家共同维持日常秩序,监督各种经营行为。

  做加减法,核心区加大保护力度,周围探索适度开发

  采访时,记者偶遇了来自合肥的王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准备在宏村艺术小镇开家店。

  宏村艺术小镇于2016年建成,与宏村只有一路之隔,深入挖掘古建筑、文化、遗产等传统艺术内涵,延伸产业链条,目前小镇各类经营主体已达1000家。王先生说,西递、宏村的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但是随着旅游不断开发,可能会对景区造成损害,所以景区内的商业成本会不断提升,而艺术小镇距离近,人流量也大,成本较低,未来会很有发展前景。

  王先生的想法也是景区的初衷。宏村镇旅游办主任涂昊说,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然而宏村祖祖辈辈有村民居住,管理难度大,环境承载力低,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希望吸引更多经营主体入驻艺术小镇。

  2019年初,宏村的一户村民想利用家中的几个空闲房间做餐饮,但是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到家中进行检查之后,认为可能会对古建筑造成损坏,希望其到艺术小镇经营。涂昊表示,从去年9月开始,宏村对核心景区新增经营主体实行了更加严格的审查。“我们希望对核心景区内的经营行为进行一定控制,一方面利于保护古建筑,另一方面确保游客的观光体验。”涂昊说。

  而西递村则正在着手建设西递新村。“针对村中的古建筑,我们的原则是保护为主,修缮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核心景区严格保护,村庄周围进行适度开发探索。”西递镇党委委员查文华说,“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西递村村民的建房需求与古建筑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因此我们规划了新村,希望在古建筑的核心保护区做‘减法’。”

  两处村落都在进行尝试,但在古建筑修缮等方面仍然面临挑战,“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文物、古建筑从业人员缺口和修缮工艺的失传。”方翔说。为此,黟县世界文化遗产事务中心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对古建筑修复技术缺口进行专门论证,根据要求聘请专家对县内施工企业和砖木匠进行培训,同时培养专门遗产地保护技术人员。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8日 12 版)

延伸阅读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