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星里,满是拼搏和钻研(70年,共同走过·对话两代体育人)
许海峰,1957年出生,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男子手枪慢射金牌,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杨凌,1972年出生,1986年开始学习射击,1993年进入国家队。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10米移动靶射击金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卫冕该项目冠军。
核心阅读
射击是中国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中国射击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高效的训练方法。一代代射击人努力超越自我,为祖国争得荣誉。
射击是中国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1984年,许海峰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射落奥运首金,激荡起无数国人的爱国情怀。因为热爱,许海峰与射击结缘,他的人生轨迹也从此改变。
两届奥运会冠军杨凌从14岁开始学习射击,从运动员到教练,准星里始终写满热爱、拼搏和钻研,这是一代代射击人身上共同的标签,也是中国射击始终传承的品格。
国歌响起
记者:两位的奥运金牌对中国体育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登上领奖台的时刻,有着怎样的感受?
许海峰:大家给了我很多称号,“第一枪”“第一金”等,其实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运动员,获得这些荣誉离不开国家的培养。我从1982年开始进行业余射击训练,当时就是因为喜欢。练了两个半月获得了省运会冠军并破了省纪录,后来进入国家队,有幸通过了洛杉矶奥运会的集训。
参加奥运会,我准备得非常认真。很幸运我参与的是第一天第一个比赛项目,比赛过程比较顺利,我最后一个打完,566环,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才知道拿金牌了。当时还没什么感觉,颁奖的时候,国歌一奏响,一下子感觉非常自豪振奋。
杨凌:每一名运动员站上最高领奖台的时候,想的都是国家。有了国家的支持,有了国家作强大后盾,运动员才能有好的成绩。
2000年,我第二次参加奥运会,深刻体会了比赛的艰苦。那次决赛打得跌宕起伏,直到最后一发才分出胜负。颁奖时,我做了一个举枪挥拳的动作。在激烈的奥运比赛中能够两次拿到冠军,感觉非常不容易,当时也是一种情绪的释放。
刻苦训练
记者:中国射击开展之初,训练方面没什么经验,经过了多年摸索实践,总结出一套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请两位谈谈感受到的变化?
许海峰:我们那时候没有(专业)皮服,训练穿的就是棉衣,主要起稳定作用。稳定性训练和心理训练的办法都是自己发明的,比如训练稳定性,我们在子弹壳上用一毫米的钻头打了很多眼,然后用一根线吊着缝衣针往孔里面穿。
我第一次出国是1983年,去印度尼西亚参加亚锦赛。那是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国人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把国家发展好,让自己的日子更好,体育精神是非常振奋人心的。
杨凌:我们当时靶车都是自己做的,自己装摄像头看靶子,自己数(环数)。现在都用电子靶,实时显示成绩,对运动员的要求更高了,他们的压力比我们那时候要大。我们那时讲究信息回避,你打多少,对手打多少都是不知道的,运动员只需要专心比赛。现在靶位旁边就是大屏幕,打了多少环大家都知道。以前赛场里观众也不能大声喧哗,现在裁判还会鼓励大家去制造声音(让现场氛围更热闹)。
超越自我
记者:获得奥运冠军需要具备怎样的品质?有什么经验想和年轻一代运动员分享?
许海峰:你要想做好一件事就要仔细研究它。1985年我输掉了一场世界杯比赛,因为比赛时我的枪坏了,又找不到人修。回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枪拆了,然后再慢慢组合,研究枪的结构。后来我修枪修得很好,队员们的枪坏了都找我修。
我做教练的时候,队员们打重要比赛前,枪里面的重要零件我一般会准备3套,都是手工一点点磨出来的。我常和队员们说,要当好运动员,就要花时间研究项目。
杨凌:小时候在队里,发着高烧也要到靶场看训练,即使只能裹着军大衣看着队友在那儿打,也是一种享受。
射击是非常好玩的项目,不过进队以后,我也体会到了其中的苦。每天训练,打一发十环不难,难的是枪枪打十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实所有的项目都一样,必须经过非常艰苦、枯燥的技术训练,不断超越自我,跨越一个一个难关,才能到达巅峰。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9日 13 版)
延伸阅读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