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生多项社会与情感能力得分高于女生,PISA测试后OECD又有新发现
在多轮PISA测试中,包括上海学生在内的中国学子多项得分曾领跑世界。那么,除了阅读、数学、科学三大能力评价,在与学业水平更加相关的“智商”以外,如何评价广义上的各种“情商”呢?
作为经合组织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全球测评的唯一中国代表,华东师大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与教育大省山东省济南市教育局合作,从2022到2024年参加这项全球测评,形成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27日在沪披露的研究成果表明,基于近万名学生、教师和校长的代表性样本,中国男生好奇心等多项社会与情感能力得分高于女生,而女孩往往比男孩对未来的教育期望更高,对未来的职业抱负也更高。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行的15岁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评价研究项目。而这些通常被师生更看重的认知性能力之外,还有同等重要甚至可能更为重要的“社会与情感能力”。OECD将社会与情感能力(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定义为:人在实现目标、与他人合作及管理情绪过程中所涉及的能力。其主要有5个要素:任务能力、情绪调节、协作能力、开放能力、交往能力。
“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调查是收集这些‘看不见能力’实际数据的最大国际努力。”其实,这两大取向的测试评估并非没有关联。人称“PISA之父”的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表示,当调查进行时,他们发现具有更高水平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学生,也在学校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且缺勤和迟到的次数也较少。“他们对完成更高学位的期望也更高,并期望拥有更高级的管理或专业工作。”
有意思的是,在10岁和15岁两个年龄组别中,10岁组学生在所有16项社会与情感能力上的得分都高于15岁组学生。除了青春期前后的“年龄差异”,社会与情感能力还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在10岁组学生群体中,除责任感和成就动机外,男生在其他各项社会与情感能力得分均高于女生,差异最大的前三项能力分别为:好奇心、创造性和信任。而在15岁组学生群体中,责任感、共情、包容度这三项能力得分,则是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最大的能力为共情;此外的其他各项社会与情感能力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最大的前三项能力分别为:抗压力、情绪控制和好奇心。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与情感能力方面,没有明显的“校际差异”。比如,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学生在社会与情感能力上无显著差异。15岁组学生群体中,公办学校学生在任务能力、协作能力和情绪控制上稍高于民办学校,民办学校学生在交往能力和开放能力上则稍高于公办学校学生。
数据研究发现,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直接影响其健康行为、自身身体意象、生活满意度、关系满意度、心理幸福感和学业焦虑等。调研中,10岁组学生的健康行为、身体意象、生活满意度、关系满意度和心理幸福感都高于15岁组学生。而与女生相比,男生在5项积极的幸福感和健康指标方面的水平较高,而在学业焦虑方面的水平则较低。
“一个人的发展、成功和幸福,是认知能力和社会与情感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身为社会与情感能力课题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袁振国认为,成绩好、智商高,可以上好的大学,但不一定获得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大量的长期的历史事实证明,社会与情感能力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才具有决定性意义。他建议,目前,我国无论是教育政策制定还是学校教育实践过程中,还有待于将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作为优先发展的方向,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与情感能力的评价指标。
“当今时代数字化、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使得教学和测试更加便捷,这促使我们反思人类独特性的定义。”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说,“好消息是社会与情感能力实际上是可以教授的。它们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我们并不是生来就具备这些能力的。”当前,OECD已经对这些能力的可教性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我们得出结论,确实有一些社会与情感学习干预措施在培养这些能力方面非常有效。”他期望,正如中国这份全球报告“为了美好生活”的主题,通过教育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