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过上美好生活 克东为什么能?

发布时间:2019-08-12 20:27来源: 网络阅读量:12851   
  光明网讯(见习记者孔繁鑫)“原来啊,克东没有几条水泥路,多数的路都坑坑洼洼。大伙儿都说,在路上走几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好喽,我们克东的大街小巷,都变成了水泥路、柏油路。”住在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的王忠德是一名环卫工人,在做路面清洁工作的18年里,可谓看着当地的街巷“成长”起来。“要我说呀,这里又美丽又温馨。我得继续当好咱们克东的‘美容师’,让她更漂亮!”

  克东曾为我国金代北域重镇蒲峪路故地,历经千年沧桑至今,不变的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依然生气勃勃,而变化的是人们对生活何谓美好的期待。

  今年85岁的乔秀英和86岁的老伴刘树德是克东县医养中心最早入住的一批老人,退休前,两位曾是克东一中的教师和书记。“护工带老伴下楼遛弯了,我收拾一下屋里。快进来坐。”见到乔秀英老人时,她的手里正忙活着。房间整洁干净,各式用品齐全,还有独立的卫生间,生活气息很浓。谈到为什么想到来这里住,老人说,“在这儿很方便。三个孩子都有出息,在外面工作挺好,也挺辛苦。老伴有身体失能,我年纪大了,自己照顾他,腿脚跟不上。县里建了医养中心,我们来看了,环境好,服务也周全,住进来合心意,也让我们和孩子都省心。现在有专门的人照顾我们,吃喝生活都好,还有其他老人可以一起唠唠。”边说着,老人擦了擦墙上挂着的一张老两口的合影。“今年我们结婚60年了,护工说这是‘钻石婚’,帮我们照了这张照片纪念。”老人看着照片笑了。医养中心负责人孙金华介绍道,克东县有5万余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县人口的16.7%,老龄化呈基数大、空巢化特点,但当地的养老服务一直供应不足。克东县民政局于2016年牵头办医养中心,2018年7月投入使用,填补了克东养老产业空白。中心共500张床位,分养老院、护理院、一甲医院三部分,实现了养老、医疗、康复、护理相结合。同时,中心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机构养老为补的养老模式,通过利用大数据、智能终端应用等数据化、智能化手段,融线下与线上服务方式于一体,促使智慧化的养老服务覆盖全县。

过上美好生活 克东为什么能?

  刘树德、乔秀英老人的“钻石婚”纪念照。孔繁鑫/摄

  农村养老是克东养老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难点、重点。将养老服务体系延伸到最基层,结合扶贫救困开展养老服务,是克东县农村养老的探索方向。为此,县扶贫办与医养中心合作构建农村养老服务驿站“幸福大院”模式,使乡村养老服务与城镇联动,并助力精准脱贫,改善农村贫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孙金华介绍,入住幸福大院的是各村的贫困户、低保户老人。医养中心同样在幸福大院建立智慧健康数据服务,定期派中心医护人员入村入院、或将老人接到中心提供健康服务。除投资建设基本生活设施外,医养中心还在幸福大院里组织开展各式活动,使住在大院里的老人在生活上互助、情感上交流。有几对老人在幸福大院里组成了家庭,开启了大院新生活。在住有36户贫困户的宝泉镇富民村幸福大院,记者见到了刚从村里的苗木合作社下工回来的低保户石宝仓。今年72岁的石宝仓因老致贫,2017年9月住进了富民村幸福大院。他笑盈盈地带记者入户参观,“你看我这房子,虽然不大但是啥都有。现在我在合作社有工作,一年估计能挣一万多,再加上低保补助和土地分红,生活有盼头!2018年底,我也脱贫了。”聊到现在的生活,老人满是幸福,“还在这儿遇到了现在的老伴,能帮我做饭洗衣服啥的,生活上互相有个照应。”

过上美好生活 克东为什么能?

  宝泉镇富民村幸福大院一景。孔繁鑫/摄

  据克东县委书记李柏春介绍,2014年,克东全县共55个贫困村,8724户1962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率高达8.5%。2019年5月,克东实现全部脱贫摘帽,7579户17055人脱贫,贫困率降至1.11%。近两年,克东整合各项资金3.26亿元支持发展扶贫产业,借助重点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叠加带动贫困人口,2018年,贫困人口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李柏春表示,克东要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继续扶持剩余1145户2572人脱贫,并对已脱贫户持续关注、新致贫户重点帮扶,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实现美好生活,专业合作社也是重要一环。“我们回村创业至今已经6年了。这片黑土地是我们挥洒青春、追逐梦想的舞台,我们的愿望就是能带领父老乡亲们脱贫致富,一起过好日子!”在乾丰镇宏升村,有一对不同寻常的80后大学生夫妻——北辰果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者董传宗、王艳秋。2013年4月,王艳秋毅然选择放弃城市的舒适而与丈夫董传宗回到他的家乡克东创业。广泛走访周边县市的菜市超市做市场调研后,当年6月,他们决定组建合作社发展棚室蔬菜和菌类生产。6年间,合作社曲折发展,2019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但夫妻二人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就,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初心一直没有变。据董传宗介绍,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向村民承包土地,以每年营收的5%—6%为向合作社流转土地的村民分红,户均年增收可达万元以上。如合作社需租用村民土地,则以每亩高于市场土地价格150元的租金给付。2018年,合作社还将利用当地扶贫资产创造的部分收益,以及通过延伸产业链、增加加工设备获得的部分奖补资金向当地贫困户分红,当年共计77400元。走进平菇生产大棚,王艳秋正在与几位当地妇女一同采今年最后一茬平菇。“平时,这里每天大概需要十几人来采平菇。从8月下旬起,滑子菇就开始长成,每年8—10月采滑子菇的时候需要大量人手,每天大概会有150人左右。来合作社采蘑菇,我们按一小时10元给大家工资,勤快的乡亲一天能拿一百元左右。”王艳秋一边干活一边向记者介绍道,合作社在用工方面向贫困户倾斜,不仅向贫困户传授食用菌种植技术,保证他们能脱贫、不返贫,而且,因食用菌种植与加工属轻体力劳动,合作社注重带动能够适应劳动的贫困老人、残疾人士参与,仅在2018年,合作社就为这部分用工人员发放工资40万元左右,在2019年,合作社预计用工量超300人,实实在在带动了当地贫困人口就业增收。乾丰镇宏升村民宋桂香就在北辰合作社打工,过去是贫困户的她现已甩掉了“穷帽子”,“我家住上了新房,吃上了自来水,孩子上学有补助,大病小痛能报销,我在合作社打工,一天还能挣一百多。我们一家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过上美好生活 克东为什么能?

  北辰合作社平菇生产大棚内摆放的菌棒及采下的平菇。孔繁鑫/摄

  除此之外,克东县开展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5172人次,实现县内、外就业4490人、1271人,自主创业943人;系统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贫困人口,仅2018年就开发生态护林、环卫保洁、设施维护等公益性岗位4158个;提高教育投入,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牛奶,实施课堂教育设施现代化改造,2018年招聘、安置教师147人;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构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深入开展“三下乡”,2018年组织“激情夏日广场”、送戏下乡等文艺演出150余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行实事以利民,克东人民的美好生活从哪来?答案正是这些数不清的变化。

  克东一中高三学生冯心竹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克东或许微不足道,但在我的眼里,这个小城是那么重要。我出生在克东,这里有我挚爱的亲人、心爱的校园、敬爱的老师、可爱的同学,是我亲爱的家乡。不久,我将会背上行囊,离开家乡,追逐梦想,但无论走到哪里,克东都是我心里最美的地方。我一定要努力拼搏,以优异成绩回报家乡,以过硬本领建设家乡。”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