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上半年盈利,电动新故事有待演绎
由于电动化转型缓慢,近年来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被自主品牌疯狂抢市场,市占率也是不断下滑。不过对于这些合资品牌而言,中国市场只是其全球市场的一部分,新能源步伐慢并不代表这些国际品牌就不挣钱了。
日前,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在线上直播了2023年上半财年的业绩简报,其上半年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8.9%,达到了9.609万亿日元,创下了主要项目的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汽车销量增长了8.3%,达到了193.4万辆;摩托车销量也实现了0.7%的增长,达到了926.6万辆。
北美市场让本田大赚
不只是营收和销量的增长,本田2023上半年的财报含金量也很高。其营业利润率为7.2%,税前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70.5%至8792.85亿日元,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润较去年同期(3385.14亿日元)增至6163.01亿日元,增长82.1%。
对于利润的高增长,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董事、代表执行官兼副社长青山真二在发布会上表示,除了摩托车事业的持续稳定高利润以外,公司在2023上半年的利润增长主要来自汽车业务在北美市场的快速恢复。
根据销量数据显示,本田汽车在美国市场10月销量为108088辆,涨幅高达32.6%,已经实现连续8个月正增长。乘用车市占率达到8.9%,在北美市场位列第四,仅排在丰田、福特、通用汽车之后。
反观中国市场,10月本田中国销量虽然实现了同比增长22.92%,不过将时间拉长至前10月来看,本田中国年内销量还是同比下滑16.84%,累计销量为961729辆。参考往年同期已过百万的销量,本田在华热度下滑明显。
本田中国销量的下滑与国内新能源市场快速崛起有关,不过目前本田中国在新能源板块表现十分一般,与此同时,本田中国燃油车的大盘在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下开始缩减,这也导致本田中国销量表现疲软,而其丢失的市场份额正逐渐被自主品牌吸收。
不过在北美市场就不存在这样的困扰。2023年10月,美国市场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基本为9.4%,虽然数据不是很准确,但也说明了美国人民对于新能源汽车购买欲望不是很高。与中国市场同期36.2%(乘联会发布)的数据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
相较于中国市场,北美市场的燃油车需求更加旺盛,本田燃油车的优势得以最大化释放,叠加产能提升与新产品的攻势,使得本田在北美市场取得高增长。
中国市场全面进入电动化
为加速布局电动化转型以及缓和销量压力,本田中国已宣布将全面进入电动化时代,从2027年后,本田在中国推出的所有车型均为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到2035年,本田中国将实现纯电动车销售占比100%。
广汽本田方面,从2027年开始将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从2035年起,届时本田在华销售所有车型将实现100%电动化。东风本田方面,今年下半年东风本田将推出旗下全新自主新能源品牌灵悉,2025年前电动化比例达到50%以上,2027年后不再投放燃油新车,2030年前累计推出10款以上纯电车型。
在前不久的广州车展上,本田在中国的两家合资企业都展示了手里全部的新能源产品,近20款新能源车型占满了展台最好的位置。其中也有本田在中国市场投放的最新纯电车e:NP和e:NS系列的最新产品。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日系品牌累计销量为261.27万辆,同比下滑15.4%,占中国市场份额的17.2%。作为对比,2022年日系品牌销量占中国市场份额的20.0%。与此同时,日系二线品牌也逐渐被市场边缘化。10月24日,三菱汽车宣布停止在中国生产汽车,此后广汽三菱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
汽车行业分析师王强表示,如今中国品牌借助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先发优势,整体加速向上,使得国内燃油车市场份额急剧萎缩,这让以燃油车为基本盘的日系品牌陷入两难困境。一面要在传统燃油车的存量市场上持续搏杀,另一方面又要紧锣密鼓地布局新能源市场。日系车企销量势必受到影响。
目前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百分之三十多,燃油车占比依然超过百分之六十,尽管日系品牌的新能源车竞争力不足,但燃油车和混动具备一定优势。因此在中国市场,日系依靠经典车型可以继续赚取利润,采取这样的策略可以避开中国厂商的锋芒。这也是其为何能在北美市场取得高增长的原因。
不过目前日系车企已到了需积极“自救”的关键时刻,想要保住在华份额并进一步扩大市场,提振电动化进程、强化重塑产品力都成了眼下的首要任务。面对中国新能源市场,本田虽然喊出了口号,但和目前动作频繁的大众汽车相比,本田还是保守很多的,至于其能否在电动车市场复制燃油车的辉煌,也要看其转型够不够坚决了。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