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聘任首批“科技副总”,吉因加牵手北大国际共推慢性肾病成果转化
近日,北京市昌平区2023年首批“科技副总”聘任大会在昌平石油科技交流中心举行,32位科学家、高级科研人员获聘为“科技副总”。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支现伟,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张志松,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昌平区副区长柳强,昌平区副区长高建锋等领导出席大会。其中,北京吉因加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因加”)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国际”)于峰教授团队共同合作的《基于甲基化的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液体活检新技术开发》成功立项,项目总投入资金60万,昌平区支持资金30万,吉因加自筹经费30万。
“科技副总”是昌平区为促进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提高科技人才对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支撑作用而设立的,通过从区高校、科研机构选派优秀专家人才到高新技术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从而更好发挥科技人才在推进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作为深耕精准医疗领域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吉因加利用自身在高通量基因测序、液体活检、甲基化等方面的技术积淀,持续推动临床科研转化,与包括北大国际在内的多家知名医院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涉及肿瘤精准检测、病原检测和复杂疾病等多个方面,在医企联合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
在聘任仪式上,于峰教授作为“科技副总”代表发言。他表示:“近年来,吉因加公司在慢病领域,特别是慢性肾脏病方面做了较多的基础科研工作,亟需临床转化;恰好我所在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肾内科也是昌平区卫健委血液净化质控中心单位所在地,我本人是该中心的主任委员,在京北地区有较好的学术影响力和口碑,双方已有意进行深度合作,强强联合。”未来,通过“科技副总”这一契机,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响应“促进我区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提高科技人才对于我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支撑作用”这一号召,推动项目在临床的快速转化。
我国成人慢性肾病患病人数约8200万人,知晓率仅为约12.5%左右,慢性肾病面临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的困境。目前,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发现并没有很好的筛查手段,临床上需要一种可靠的、灵敏的手段来识别早期慢性肾脏病。吉因加与于峰教授的合作,有望构建早期肾脏病筛查模型和危险分级系统,形成慢性肾脏病筛查新技术,1-2年内在小范围推广应用,每年筛查患者2000例,直接经济效益300万元。
作为柔性引才方式,“科技副总”在调动“两个积极性”、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服务企业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价值。本次合作不仅充分发挥了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对于深化校城融合,促进驻昌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也都具有积极作用。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