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博:通正元宝背上月
通正元宝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于通正元年(公元916年)所铸。
历史缘由:
王建字光图,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
文德元年(公元888年),王建投奔成都,为陈敬瑄所阻,于是开始攻打西川。历经三年苦战,王建夺下西川,被封为西川节度使。
此后,王建接连降服或击败武泰节度使王建肇、东川节度使顾彦晖、武定节度使拓跋思敬,占有两川、三峡,取得山南西道。
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
天复七年(公元907年),唐朝灭亡,王建因不服后梁而自立为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通正元宝背上月 公博鉴评
据史书《十国春秋》记载“通正元年三月,铸通正元宝钱”。
钱币特征:
通正元宝系年号钱,青铜质。形制、大小近接近同为高祖王建所铸的永平元宝, 一般钱径2.3厘米左右,重2.5—4.2克。面有宽缘、窄郭,宽缘、 宽郭之分,背有宽缘、宽郭,宽缘无郭之别,制作颇不规范。钱文“通正元宝”为隶书,旋读。由于铸工粗糙,加之“通”字笔画繁多,因而今天所见通正元宝,通字大多漫漶不清。
此枚公博鉴评的通正元宝,通字笔画较为清晰,钱体以绿锈为主,正面地章伴有些许朱砂红锈,外缘宽窄不一,尤其背缘更明显,钱肉部分也粗糙不定,符合前蜀当时的铸钱工艺。最难得的是此枚通正背面内穿上方有一月纹,背月通正较于普通光背者更为稀少。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