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炎症幕后推手现形
在中国,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中风、心衰等疾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常伴有全身性的低度炎症,但原因不明。
浙江大学医学院沈啸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科学·免疫学》发表论文,他们从炎症现象出发,一路顺藤摸瓜,追踪到一个“幕后推手”——ATP分子(三磷酸腺苷)。
原来,在高血压患者的血液中,红细胞会“吐”出ATP,造成后者在细胞外液(包括血浆)里的浓度异常增高,从而激活了人体的免疫细胞,对高血压相关炎症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学界认为:这项研究发现,提示着新的生物标记物和药物靶点,为高血压严峻的防控形势带来了希望。
免疫细胞充当了“补刀者”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肥胖等现代病,虽然致病因素多样,但它们存在一项共同特征——伴随着全身性低度炎症。”沈啸说,说“低度”,是因为这种炎症并没有发烧、发红、水肿和疼痛等显著特征,“但存在免疫细胞的侵袭和异常活跃的现象。”
2007年,埃默里大学的心血管专家David Harrison教授曾发表论文,指出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给缺少T淋巴细胞的实验小鼠注射血管紧张素II,很难让它血压升高;而当恢复小鼠的T淋巴细胞数量后,小鼠的升压反应又恢复了。”这项研究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注意,人们开始从免疫的视角去重新认识高血压。
科学界推测:高盐饮食、高血脂、焦虑等因素引起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是造成持续性血压升高的最初因素。随后,“闻讯而来”的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扮演了“补刀者”的身份,进而大大加快了病理的进展。
“我们非常好奇是什么引发了炎症。”沈啸和他的合作者们试图去寻找炎症的起因。Harrison教授去年2月在接受《Science》杂志采访也曾表示,这是科学界十多年来期待解答的问题。
是谁让树突细胞犯了糊涂
沈啸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实验室开始了“断案”过程。
首当其冲的T淋巴细胞没有“供出原因”。但是很快,T淋巴细胞的“助手”树突细胞露了马脚——在全身的多个组织中,科学家发现了异常增多的CD86共刺激分子。
在我们的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与树突细胞是一对黄金搭档:T淋巴细胞善于战斗,能消灭外来入侵的病毒与细菌;树突细胞充当助手,协助T淋巴细胞识别“敌我”。
科学家发现:在高血压的机体中,树突细胞犯了“迷糊”,在没有外来病菌入侵、也没有损伤的情况下,错误地启动了T淋巴细胞的“战斗”模式。这又是为什么呢?
ATP,三磷酸腺苷,能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而事实上,“它还有一个身份是‘警告’分子。”沈啸说。
沈啸的合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夏淑东主任医师和浙江医院刘小利主任医师,得到的临床证据发现:高血压患者的血浆中,ATP的含量有明显的升高。
沈啸眼前终于浮现出一张比较清晰的高血压炎症机制图——血压血液流速与压力改变下,红细胞受到激惹,主动释放出大量ATP“警告”分子,ATP结合到树突细胞后,导致了T细胞的大量异常激活。沈啸认为,这一通路有可能解释为什么高血压会伴有低度炎症产生。
“既然ATP是高血压早期致炎的警告分子,我们或许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生物标记物,来判断高血压病理发展的严重程度。”沈啸认为,该项研究的另一意义,在于它提示了新的药物靶点,例如定向去抑制红细胞过度释放ATP或者抑制树突细胞与ATP的结合。“当然,还需要大量的临床试验去进一步验证。”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