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孩子报班从心勿从众

发布时间:2019-07-12 11:23来源: 网络阅读量:9536   

  任凭家长有多少雄心壮志、培训机构列出了多少捷径诱惑,报班还是要从孩子的成长特点出发,从兴趣出发

  

  每逢去幼儿园接孩子放学,家长们见面,常聊一个话题:你家孩子报了几个班?从身边的情况看,孩子们的兴趣班丰富多彩:从画画、唱歌、游泳到英语、围棋、舞蹈等等都有,我经常还能从中学点新知。

  渐渐地,在“孩子报几个班”这个在社交网络经常引起焦虑的话题上,我发现自己参与聊天时的心态在变化:最初难以名状的焦虑少了,量力而行、乐在其中的淡定多了。

  变化来自陪孩子上兴趣班的亲身经历。有的是花钱买教训。也曾在寒风肆虐的冬天下午把3岁的儿子从香甜的午觉中拽起来赶去早教中心上运动课,课堂内容除了儿子当时根本不可能听懂的英语引导,其实也就是翻几个跟头,过后想想,让他舒舒服服睡醒后在沙发上蹦的效果是一样的;有的确实是为孩子打开了一扇兴趣的大门。每周一次的唱歌课已经坚持了快一年,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五线谱上简洁又富于变化的音符,给孩子带来许多快乐时光。去年元旦,虽然舞台简陋,分到的歌词也只有一句,但人生的第一次登台,还是让儿子兴奋了很久。

  实际上,孩子报兴趣班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很多时候教育培训机构的营销把这种需求放大了,甚至是以兜售焦虑为策略。多数家长在育儿领域都是新手,听得多了,完全不焦虑也不太可能。那么,如何识别真实的需求与制造出来的需求?不妨回到源头,从“正名”开始,让上兴趣班回归兴趣。

  多次的“实战”经历让我认识到,孩子想学什么就能找到相应的兴趣班,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也就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心理学才逐步揭示了早期经验对儿童认知发育的影响,发现儿童成长确实存在音乐、语言等敏感期,外界给予适当信息刺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这种认识,丰富多样的兴趣班被开发出来,有些从形式到内容,都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给了家长多样选择。

  不过,孩子之间千差万别,学习内容终究还是要他们自己去消化。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一生是不断成长的过程。孩子在某个时期有的学得快一些,学得慢一些的不代表错过了就没有弥补的机会。任凭家长有多少雄心壮志、培训机构列出了多少诱惑,报班还是要从孩子的成长特点出发,从兴趣出发。报个班,如果孩子喜欢,能学点技能,丰富童年色彩,挺好;如果不喜欢,放一放也不会就此便错过一生。毕竟,成长的路还很长。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2日 12 版)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