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高素质农民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陈啸寅教授(前排左一)
在为农民讲解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资料图片)
盛夏时节,北京市平谷区东高村镇农户张连征的百草园满眼翠绿,园子里北侧的架子上种满了生机勃勃的芽苗菜,水培管道里培育的紫背天葵开得正盛,南侧还种植了花卉、盆栽中草药和特种蔬菜。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是一个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养猪场。
“通过在学校的学习,我意识到,转型升级就会有新出路,休闲农业才是我今后经营的方向。”如今的张连征有了新的身份,作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现代服务管理系休闲农庄班的学生,在教师的手把手指导下,他把养殖场转型成为鱼菜共生的水培种植百草园,成为平谷区推动中小型养殖场转型升级的典范。
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像张连征一样迈入高职院校的大门。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启动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全面完成2019年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任务,在此基础上经过5年的努力,培养100万名接受学历职业教育、具备市场开拓意识、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高素质农民,打造100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高职院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培养高素质农业农村人才?如何直面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惑与挑战?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高素质农民需要系统化的职业教育
作为东高村镇最年轻的全科农技员,在平日的工作中,张连征负责向村民传授农业技术,解答村民在农业生产中碰到的难题。久而久之,张连征愈发意识到加强农业技术学习的重要性。“如果村民有更多低成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该多好呀!”这样的念头始终在张连征的脑海里盘旋。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422万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1.2%,比例最大的为初中学历,占比48.4%。而在年龄构成上,年龄35岁及以下的6023万人,年龄55岁及以上的1亿多人。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农村‘空心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日趋明显,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讲师赵志磊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一步办好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开展学历教育和生产技术培训。
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2013年至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行了部署。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民学历教育和各类培训就在各地开展起来。记者了解到,目前参与高素质农民教育培养的机构既有各类职业院校、农业大学,也有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农机校(农技校),以及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各类机构近12万个,共同参与高素质农民教育培养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连征得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举办的高素质农民高职学历班正在招生,这唤醒了埋藏在他心底已久的求学梦。不仅自己第一时间报了名,他还依靠镇上村级全科农技员队伍,用广播、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把招生消息通知到全镇农户。
通过层层考试后,张连征与其他67名同学收到了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录取通知书,从此有了新的集体标签——“农民大学生”。
“北京农村劳动人口中大专以下文化程度比例高达80%以上,有着继续提高学历的强大需求。尤其是当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成为新的农业增长点,京郊农村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据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杨永杰介绍,学院于2015年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工程,申报了休闲农庄经营管理、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农民合作社运营管理、现代农艺等4个专业方向招收高素质农民,主要是从优秀的中专毕业生中通过北京市高考单独招生形式予以录取。目前已经累计招生866人,专业也扩展到农产品流通与管理、设施农业技术等共计6个专业。
在赵志磊看来,高素质农民不是简单靠几场培训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对农民开展系统性、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充分调动优质涉农职业院校参与培养的积极性与资源优势,以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新知识和先进技术。
“高素质农民的培育目标和农业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脉相承。农业类高职院校是培育现有和未来高素质农民的主力军,必须直面农业主战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巫建华认为,与其他培养机构相比,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农民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拥有强大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涵盖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在线课程、教材等在内的立体化专业教学资源以及产教融合实训平台优势。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