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遗漆艺传承人尹利萍:融入新元素让漆器回归生活
尹丽萍
彩绘银杏小漆画
在花瓶上雕刻纹饰
漆器碟子
聚光灯下,一件件漆器华丽而不失优雅的陈列着,有的点缀着金片银线,有的镶嵌着螺钿贝壳,它的美丽令人叹为观止。
成都漆器工艺厂坐落在一条静谧的小巷里,它还保留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格,墙面也早已历经时间的风化变得斑驳。而正是这样一个略有些不起眼的厂房里,有这样一位具有44年漆艺经验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漆艺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尹利萍。从最初对漆艺的懵懂到之后对它的狂热,尹利萍会如何讲述她与漆艺的故事呢?
从国画到漆艺
误打误撞一干就是44年
“最开始我并没有想过会走漆艺这条路。”尹利萍告诉天府早报记者,她原本是学习国画,主攻工笔画和山水画,“我当时只是从老师口中偶尔有听说过‘漆器’,但不知道它具体是什么样的。”
1975年,22岁的尹利萍通过考试进入成都市工艺美术公司,在几千人报名的激烈竞争下,她凭借出色的绘画技艺突出重围,并被分配到了当时的成都漆器厂。“当时和我一起分过来的大概有接近50人。”尹利萍说。
尹利萍误打误撞的漆艺人生就此开始了。“最开始学习的时候还是觉得漆艺的工序实在是太复杂了,虽然我有一定的绘画功底,但很多东西也是从头开始学的。”尹利萍回忆起最初学习漆艺的经历,这样感叹道。进入成都漆器厂后,尹利萍分别师从陈春和、余书云两位师傅5年左右时间,期间她学会了底灰、髹漆、装饰、打磨等漆器的全部制作流程,还参与了一些设计。
随着不断的学习,尹利萍发现自己渐渐爱上了漆艺,“特别是看到那些不起眼的材料,通过自己的双手,变成如此漂亮的艺术品后,那种成就感不言而喻。”也就是在那时,尹利萍真正感受到了漆艺带给她的无穷魅力,这也是她一干就是44年的源动力所在。
1980年,尹利萍进入四川美术学院进修漆器艺术设计专业。从1981年进修完后回到厂里,她一直从事漆器设计与制作方面的工作。40多年来,尹利萍所设计制作的漆器数十次荣获国家级大奖,其中《旋转式荷花蜻蜓攒盒》获1990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如今被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馨香漆艺系列》获2013年中国漆器艺术精品展金奖等。2011年,尹利萍构思20年、前后耗时多年制成的《牡丹卷草大花瓶》,采用成都漆器独有的“雕漆丝光晕彩”工艺,以2.3米净高、直径90厘米成为成都漆器工艺厂历史上最大的工艺品。
“后来我也不断继续学习与研究漆艺,也去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继续进修。”尹利萍说,在她技艺不断成熟的同时,她对漆艺的感情也越来越不可深厚。
漆艺发展有低谷
却从未想过放弃
成都漆艺发展至今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出土于殷商时代,但尹利萍认为,殷商时代只是成都漆艺发展的“成长期”,而非“启蒙期”,“因为当时出土的漆器已经开始有了黑红相间的精美纹样,同时出现了绿松石的镶嵌工艺。”她说,成都漆艺的辉煌期出现于汉代,“在汉代,漆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然而从汉代以后,随着不同材质的器皿出现,漆器逐渐走向了衰落期。
上世纪50年代,相关部门将成都漆艺手艺人聚集起来,于1954年组建成都漆器合作社,1956年正式改名为成都卤漆厂,最初主要是作为礼品出口以及兑换外汇。上世纪60年代初,成都漆器经历了第一次低谷;上世纪70年代,因国家大力发展工艺美术,成都漆器再次迎来辉煌期,并正式更名为成都漆器工艺厂。
可是好景不长,成都漆器厂在1995年到2000年期间遭遇了停产局面,尹利萍回忆道:“那5年里,我暂时在一个设计公司工作,心里始终念着成都漆器厂和成都漆艺,并坚持在家中继续制作漆器。”在成都漆器厂恢复生产后,任凭设计公司老板如何挽留,尹利萍执意选择回到漆器厂工作。此时的漆器厂很多老工人纷纷离开了,工资水品很偏低,即便这样,凭借心中对漆艺的热爱和执念,尹丽萍继续留在了这里,从未轻言放弃。
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学
感到很欣慰
尹利萍坦言,1992年到2006年间,成都漆器厂属于人才断代期,后继乏人。她说:“漆艺是门手艺活,至少要学三五年才能入门,同样的付出或许在其他行业早已是风生水起,但在漆艺行业里就很难说。”
2006年,属于成都漆艺的契机出现,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尹利萍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成都漆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发展到现在,它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升。”尹利萍说。目前,成都漆器厂一共有41名在职员工,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以80后、90后为主,00后也有少部分。
记者走进车间,深切地被这些年轻人专心致志的耐性所感染,不管是上漆、打磨还是之后的雕刻,即使工作环境略有艰苦,他们每个人都依然毫不懈怠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即使这道工序需要重复上百遍、上千遍,他们也从无怨言。“漆器制作工序复杂,最简单的作品都需要制作45天左右,制作几个月到几年的也都有。”尹利萍感叹说,“但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学,并且还能够坚持下来,我真的感到很欣慰。”
随着时代的进步,成都漆艺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我觉得漆艺现在需要融入一些新元素,能够让它绽放出新魅力。”尹利萍说。于是她将现代时尚元素融入到漆器中去,同时还把漆器与金属、玻璃制品和环境装饰等材料进行跨界结合。
尹利萍提出“让漆艺回归生活,把漆艺带回家”的设计生产理念,让漆器走进更多老百姓的家中。于是她和团队一起设计制作了餐具、茶具、酒具、文具等,真真切切地融入到生活中去,并且在设计上简洁大方,减去过多的装饰,也更加体现出漆器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只要有学校邀请
一定会抽时间去讲课
“我现在的想法就是尽量多教一些学生,多做一些传播和研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多设计制作一些作品。”尹利萍说。目前,尹利萍已是部分大学设计专业的客座教授,着重推广成都漆艺,其中包括四川传媒学院、成都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值得一提的是,尹利萍还受到过四川美术学院的邀请,为学生进行授课。“四川美术学院也可以算是我的母校,我在那儿收获了许多漆艺技术和经验,我至今对它都非常感激。因此不管再忙,只要学校邀请我,我一定会抽时间去的。”尹利萍告诉记者。
44载的漆艺人生,尹利萍用刻苦描绘;不畏前险,她只为源自心中最真挚的热爱。“我可能会一直坚持到我做不动的那一天吧。”尹利萍笑言。(天府早报记者赵霞 实习生张恩铭)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