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茅盾文学奖首次“四代同堂”

发布时间:2019-08-19 13:58来源: 网络阅读量:11555   
原标题:茅盾文学奖首次“四代同堂”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8月16日揭晓,梁晓声《人世间》、徐怀中《牵风记》、徐则臣《北上》、陈彦《主角》、李洱《应物兄》获奖。就在出版社纷纷做出加印决定、书店纷纷布置茅奖获奖作品展台的时候,获奖作家们却表现淡定。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李敬泽说,本届评选历经6轮投票,这5部作品是从234部候选作品中产生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将于10月中旬在北京颁奖。

■梁晓声

很喜欢《清明上河图》式的作品

“又是这个奖的事儿,妈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家梁晓声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尽管梁晓声知道自己写《人世间》很认真,但对于获奖,他还是很意外。

梁晓声酝酿、构思《人世间》是在2010年。那一年,他刚过60岁。他说,要写一部有年代感的作品,写这几十年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国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梁晓声写作的历程中,相当长时间在写知青题材,其作品《雪城》还被拍成电视剧并广受关注。从那时起,他也有了为知青代言的愿望。

《人世间》承续了梁晓声为知青代言的使命,并有了全新延展。梁晓声说,与当年下乡知青相比,留在城市里的弟弟、妹妹,对城市的变化,比他们的哥哥、姐姐有更多的感受,但这类人物却是文学作品常常忽略的一个群体。他说,他不仅写了这群人,也写到了那些有独立思想的知青形象,还写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有反思精神和与时间赛跑精神的干部,“回过头来看,他们都有可敬可爱之处。”梁晓声说,他个人更喜欢时间跨度长、有类似《清明上河图》式感觉的作品。

《人世间》历时8年完成,很多人并不知道,120万字的《人世间》是梁晓声用钢笔一笔一划写在稿纸上的。他说,如今他只能用铅笔写字了,岁月如梭。

■徐则臣

《北上》得奖了,还要写《南下》

作家徐则臣是在上海书展上得知自己获奖的,当时他正在现场做活动,一位热情的读者跑上台向他表示祝贺。

对徐则臣来说,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他说还没太回过神来。这一天,平常也不平常,徐则臣要参加两场活动,还带着《人民文学》杂志校样要看,并遭受着感冒头疼之扰。他说,所有的一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获奖不会改变这些,该干嘛就干嘛。

在徐则臣看来,获奖总是有一定偶然性,写作是孤独的,但能得到专家、读者的呼应,就是幸福的。“无论这种肯定来不来,肯定要写下去。”徐则臣至今写作已22年,不算短,因为喜欢写作,所以还会写下去。

谈及写作计划,徐则臣表示,《北上》有不少好玩的事儿,关于历史、现实、艺术的问题都可以展开,因此他想写非虚构散文集《南下》。

■陈彦

正在吃扯面时,得知自己获奖

“陕西人爱吃面嘛!”听闻自己获奖时,作家陈彦正在西安家中吃扯面,这是他78岁母亲的杰作,是他一辈子的最爱,那一刻,陈彦的幸福从远方传递了过来。

陈彦此番因《主角》获奖,该作以秦腔演员忆秦娥几十年的人生起伏为叙事线索,不仅为当代文学人物画廊奉献了一位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名伶形象,更是将个人命运与新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水乳交融,特别是转型时期文化的改革之路在小说中得到了深刻表现。

陈彦去年刚刚调进北京,此次回西安是休假,“北京扯面不行,至今我还没找到好吃的扯面。”陈彦说,北京看戏也不如西安方便,下午5点钟出门,夜里12点才能回家,不像西安看戏提前20分钟出门就行。

陈彦是恋旧的,他曾是编剧,也是文艺院团团长,是改革开放40年的亲历者、见证者。他说,自己心中有很多想表达的东西。2013年他从文艺院团出来后,更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于是花费两年时间写成《主角》。“我调动了一生的生活积累,还有大量中外文学经典阅读的积累。”陈彦深有感触地说,要感谢生活,感谢二十几年在文艺团体里摸爬滚打过的琐碎日子,“纵然写作有千万条的道理,我觉得最重要的道理就是永远要写自己最熟悉的部分。”

■李洱

感谢对《应物兄》现实品格的鼓励

听闻自己获奖,李洱表现淡定,“看到消息,可以想到评委们在众多好作品中,做出了怎样艰难取舍。我想,评委们对《应物兄》的现实品格表示了鼓励,对艰苦的文学探索表达了信心。我充分尊重评委们的劳动。”

《应物兄》是一部85万字、花费作家13年时间创作而成的书。据李洱说,小说原始版本为200万字,13年来光是电脑就用坏了3台,“我写完心境非常苍凉,提笔时30多岁,完稿时成了年近五旬、两鬓斑白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应物兄》以儒学家应物兄为轴心人物,上下勾连、左右触及所有的相关者,记述了70多位鲜明生动的当代人,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

评委点评

检验作品是否经典 获奖不是唯一指标

评奖结果宣布的时候,我和一位同行说起,这大概是茅盾文学奖历史上第一次“四代同堂”,徐怀中先生1929年出生,梁晓声老师1949年出生,陈彦和李洱老师是60后,徐则臣则出生于1978年,我们很感慨。当然,这的确也是当代文学创作现状的真实写照。

作为70后批评家,我非常开心《北上》获奖,它很有标志性意义,代表了青年一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中坚力量。当然,除徐则臣《北上》、葛亮《北鸢》外,付秀莹《陌上》、李宏伟《国王与抒情诗》、石一枫《借命而生》也都得到了评委的普遍赞扬。与前辈作家相比,这些青年作家们的长篇不仅饱含丰沛的生命能量以及对现实与历史的深度思考,同时也有着对新的长篇小说创作可能性的有力探索。或者说,与4年前相比,青年一代的长篇创作有了飞跃式上升。

这些天做评委,还有两个感受:一,写得好才是写作者最大的尊严和荣耀;二,尽管获奖是件好事,但检验一部作品是否经典不仅以是否获奖为指标。因此,我祝福那些获奖作家们,但也特别想向那些与奖项擦肩而过的同行们表达最真挚的敬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张莉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