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弦子腔暨汉调二黄录制启动仪式在陕西平利举行
人民网北京8月17日电(韦衍行) 水墨山岱韵二黄,华章溢彩唱弦腔。近日,平利弦子腔暨汉调二黄录制启动仪式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举行。平利县副县长晏清泉、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歌唱家陈俊华、安康广播电台副台长冉小虎、平利县文旅局局长袁守波、文化市场执法队长陈政、平利县文化馆馆长陈尚忠以及一批参与本次录制的老艺人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人民网 韦衍行 摄
弦子腔是平利县地方传统戏剧,汉调二黄是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于受市场经济和现代传媒业的冲击,这两门古老的戏曲艺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入了发展低谷,当地剧团纷纷解散,弦子腔和汉调二黄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
平利县副县长晏清泉在启动仪式上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影响,弦子腔和汉调二黄发展活力不足,受到了冲击。因此,对于本次录制活动,晏清泉表示,“这是对弦子腔和汉调二黄的挖掘与保护,更是振兴平利‘弦子腔和汉调二黄’的机遇与传承。”
作为本次音乐录制活动的牵头人,陈俊华希望能通过对弦子腔和汉调二黄作品音乐的高度数字复制,达到传承保护、与时俱进的目的,“平利是我的故乡,我是听着弦子腔和汉调二黄音乐成长起来的。多年以后,如果这个项目能为平利弦子腔和汉调二黄的传承发展起到一些帮助,我想这就是我的初心。”
晏清泉(前排左一)、陈俊华(前排右一)与老艺人邹益礼(前排左二)、邹成仁(前排右二)为活动揭幕
参与录制的许多老艺人年事已高,其中包括原平利县红旗剧团的老团长邹成仁和夫人吴荣华。二老均已年过八十,见证了剧团的辉煌与没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剧团成立以来,演出的弦子腔戏曲在当地及周边省市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回忆起那段往事,他们仍然心潮澎湃,“当时每到一处,四面八方的乡亲们都会举着火把、翻山越岭来看我们演出。”而面对如今弦子腔和汉调二黄曾日渐凋零的现状,吴荣华感慨道,“弦子腔和汉掉二黄这么好听,绝不能就这样失传了!”
剧作家邹永礼长期从事弦子腔和汉调二黄的戏剧整理和创作工作,对弦子腔和汉调二黄能够延续至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期待这次的录制能引起广大民众对于弦子腔和汉调二黄传承的重视。市级传承人王和林则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借此燃起对传统戏曲的热爱,加入到传承队伍中来:“目前我最年轻的弟子也已经45岁了,弦子腔和汉调二黄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
夏秋之际,暑气未消。在这样的天气下进行录制工作,对老艺人们来说无疑是一次考验。但为着弦子腔和汉调二黄的传承,让“火把”再度照亮家乡大地、照进人们心中,他们仍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力求将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当地政府表示将在本次录制工作完成后广泛深入宣传,引导广大群众传承传唱,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弦子腔和汉调二黄人才,确保艺术传承后继有人;并将艺术创作与当前重要工作相结合,创作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乐队现场伴奏。人民网 韦衍行 摄
拓展阅读:
平利弦子戏,又名弦子腔。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民间“莲花落”艺人李敬模、李增模兄弟俩,在原有“莲花落”皮影戏的基础上,首创用专制弦胡伴奏演唱,改“莲花落”为小牙子板掺花子击打拍节,每个唱段融入本地山歌调子和劳动号子,作为“喊腔”结尾落拍,故名“弦子腔”。这一表演形式以平利县为中心,流行于毗邻的镇坪、旬阳、白河、汉滨、岚皋和湖北竹溪、竹山、房县及重庆巫溪、巫山等地。
弦子戏声调以平利地方语音为基础,音乐属板腔体,唱腔音乐中的民间说唱特色,每段唱腔末尾必接“丢腔干白”和“喊腔号子”,乐器中专用弦胡伴奏和小牙子掺花击打拍节,都是弦子戏有别于其他剧种的独有特征。
2011年5月23日,弦子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153。
汉调二黄,又称陕二黄、山二黄,是陕西第二大剧种,流行于陕西的安康、汉中、商雒、西安及四川、甘肃、湖北的部分地区。它源自陕南汉江流域的山歌、牧歌、民歌,清代初叶受秦腔影响,并吸收昆曲、吹腔、高拨子等曲调,糅合当地方言,形成了独立的声腔剧种。汉调二黄传统剧目丰富,仅安康一地就有一千二百多种,已挖掘整理出本戏420个,折子戏517个。
汉调二黄共分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十个行当,表演讲究细腻精到,唱腔真假嗓并用,悠扬婉转。伴奏乐队的文场使用胡琴、二胡、月琴、三弦、阮、唢呐、笛子、喇叭等乐器,武场则使用牙板、梆子、暴鼓、尖鼓、锣、铙钹等。脸谱样式众多,目前收集到的有四百五十多个。
2006年5月20日,汉调二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Ⅳ-31。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