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S检测项目纳入行标,吉因加全流程智能化NGS平台赋能院内落地
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3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的通知》(以下简称《项目技术规范》)。该规范旨在完善现行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缺失和不明确的要素内容,标化口径,统一行业标准,指导医疗机构规范收费行为。其中,有32项NGS检测项目被纳入规范文件。
32项NGS项目纳入,涉及肿瘤、病原体感染、基因甲基化等
此次发布的《项目技术规范》定位为技术工具,所列医疗服务项目供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参考基本人力消耗及耗时、技术难度、风险程度、人力资源消耗相对值等要素,是为医院的收费标准搭建了一个“有章可循”的框架,利于各类医疗服务项目切实可行,尤其对NGS检测这类新兴技术而言,纳入规范文件意味着其在院内落地、应用普及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值得一提的是,入围《项目技术规范》的肿瘤、病原体感染、基因甲基化相关的NGS测序医疗服务近10个(其中,肿瘤相关包括肿瘤突变负荷检测、外周血游离肿瘤基因突变检测、BRCA1/2基因突变检测、病理标本高通量基因变异分析病理诊断等内容;涉及病原体感染的则包括病原体核酸扩增、病原体及抗生素耐药等项目)。
资源消耗定量化,吉因加全流程智能化NGS平台赋能院内落地
《项目技术规范》对每个项目内涵和基本人力消耗及耗时都做了详细的解释和量化,并匹配了相应的技术平台。对于NGS平台来说,对人力消耗、等待时间、设备操作时间以及软件分析时间的分解有助于更清晰地掌控整个流程的资源分配情况,为各个环节在平台和设备选择上提供更具体的标准。
例如,涉及肿瘤NGS检测的病理标本高通量基因变异分析病理诊断(项目编号BDAD0001),项目内涵包括样本的前处理、提取、建库、测序、出具诊断报告及过程中产生废液废物等内容。基本人力消耗及耗时显示医师每人平均耗时8-12小时;技师2人,每人平均耗时8-12小时,等待时间36小时,测序1-10小时,分析1-24小时。外周血游离肿瘤基因突变检测-高通量测序法(项目编号CLD27AB1),项目内涵包括标本采集、核收登记、标本评估、样本离心分离、提取模板DNA或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判断审核结果、发送报告;按规定处理废弃物。基本人力消耗及耗时显示为技师4人,其中2人上机前每人操作平均耗时6-10小时,另2人生信分析4-6小时;医师1人,处理报告4小时;机器耗时13-16小时。
对此,吉因加率先实现院内真正落地运行的1021+MRD个性化定制产品,完美匹配了更符合院内需求的平台。该产品搭载的实现快速建库杂交的GIN16自动化工作站可以完成上机前的大量工作,湿实验技术人员可只配置1人;Gene+Box全自动分析解读一体机可实现全离线、本地化处理,大大缩短医师处理报告时间;Gene+Seq-200/2000测序仪以多种芯片满足灵活上机。整套智能化应用平台,可实现检测报告的极致高效、稳定安全交付。
此外,如涉及病原体感染的项目(项目编号CLF01AB1):病原体及抗生素耐药基因核酸检测-高通量检测法。项目内涵包括样本采集、核收登记、标本评估、处理和提取DNA、与阴阳性对照、同时进行高通量测序、审核结果、录入实验室信息系统或人工登记、出具分析报告并对特殊情况作出备注、提出临床建议;按规定处理废弃物。基本人力消耗及耗时显示为技师4人,其中2人上机前每人操作平均耗时6-10小时,另2人生物信息学分析4-6小时;医师1人,处理检验报告2小时;机器耗时13-16小时。
针对病原NGS检测,吉因加tNGS-Max靶向检测也打造了全流程智能化平台。不同于肿瘤,tNGS-Max测序阶段选择了5小时快速测序的Gene+Seq-100,让病原检测更加快速便捷。
吉因加肿瘤及病原NGS检测院内落地全流程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项目技术规范》的逐渐推广,吉因加将致力于为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的肿瘤、感染诊断能力升级,提供卓越的精细化检测产品、全流程设备和专业的一体化服务,协助医院打造国内一流的NGS精准检测实验室,实现院内运行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助力医院成本运营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使临床患者更获益!
关于吉因加
吉因加创立于2015年,是诞生于精准医疗大背景下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公司坚持国产自主战略,以检测大平台、制造大平台和数据大平台为载体,提供面向医学、科技、健康三大业务方向的基因检测产品与服务,实现从技术突破、学术引领、产品创新到市场领先的发展之路。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